400-6688-307全国咨询热线
强大的技术运营实力及全面的客户服务保障  了解更多>>
技术支持:0532-83621888
客服邮箱:info@litian.net
公司动态

8848独辟蹊径的电子商务之路

2004-11-26  
   重整旗鼓后的8848近日对外宣布,他们将把注意力转向中小型销售企业,实现“B2b2C”的战略转型。8848这一显得有些独辟蹊径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再一次引起业界的关注。 
 
  电子商务概念在1993年首次引入中国,到了1999年,消费类电子商务市场全面启动,并延伸出诸如B2B、B2C、B2G等多种运作模式,我国的电子商务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然而,由于国内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顽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到了2001年,大量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纷纷转型,电子商务领域一片萧条。 
 
  8848曾经轰轰烈烈做过B2B、B2C两种模式的电子商务,但是都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因此它被业界戏称为“网络先烈”。时至今日,8848依然选择电子商务作为自己业务发展的方向,其勇气的确令人佩服。不过这次,8848一改过去传统电子商务的模式,创新性地引入了“B2b2C”的概念。 
 
  所谓的“B2b2C”,8848方面是这样解释的:“B是指原材料提供商和产品生产商,而b是销售商,C仍然是最终客户。8848的目的就是为这部分企业搭建一个具有支付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让企业通过电子商店把产品销售出去。”那么,8848此次把“B2b2C”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就此疑问,记者专门采访了8848方面的媒体负责人,在采访过程中,该负责人向记者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任何一家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考虑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尽量去顺应这种趋势,8848也不例外。”其实就8848目前的市场策略而言,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运作,其实也有一定道理。 
 
  首先,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将给8848新业务推广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目前有1700万家中小企业,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电子商务的大环境逐渐成熟起来,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市场开拓的传统企业也越来越多,但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法进行尝试。 
 
  8848敏锐的察觉到市场的发展和新需要,果断地提出了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工具这个新思路,帮助它们在网上建立一个销售平台。而作为回报,8848也能够从中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他们的成功实际上也就意味着8848这个平台的成功。 
 
  此次,市场需求催生了“B2b2C”模式。目前,两种力量决定着中国电子商务向成熟发展,一是结合经营管理经验,提供专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厂商;一是大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渠道商。两者的密切合作,将发挥彼此在产品技术和营销能力上的优势,大大加快中国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进程。8848这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应时而生。 
 
  随着企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在IT方面的投资的日趋增多,8848的电子商务之路将由从单行道到立交桥的方向发展。 
 
  当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需求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市场的商机就开始显现出来。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8848与过去传统电子商务的运作相比,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以及可行性的探索。在谈到该模式如何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负责人也提到了目前所面临的阻力。 
 
  其一,这种商务模式的推广仍然收到中小企业传统的经营观念的影响。不可否认,一种新模式的出现要有很长时间的市场接受期。中小销售型企业对目前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感到很困惑,也想有突破,但是对于一种全新的商务形态,可能跟以前传统的商业模式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他们会观望、会犹豫。不过8848在产品设计上已经考虑了这个因素,不但容易上手,而且结合了传统商务等特点,这些都是符合传统商务中消费者购买习惯的。 
 
  其二,少数业内人士认为8848此举是进行经营风险的转移。如今,在帮助其他企业实现电子商务的时候,8848事实上只扮演着一个类似方案提供商的角色,经营风险明显小了许多。这种说法存在一定道理,然而却不够准确。 
 
  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行业发展阶段,是需要有这种分工的细化。8848目前正帮助中小型搭建电子商务网站,实现传统销售向互联网销售的转变。许多企业自身并没有条件或者没有能力来实现电子商务,而网上销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证明是一个开拓客户、节约成本、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必然趋势。 
 
  少数几家网上零售商的成功,并不代表电子商务的成熟,真正能点燃熊熊大火的是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都能实现电子商务,到那个时候才真正迎来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大发展。而8848“B2b2C”模式的推广,为国内电子商务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开创了市场竞争的新局面。 
 
链接来源:http://it.sohu.com/20041125/n223181248.shtml